跟朋友們談到之前提過的「棋子」事件,最了解我感受的回應大概是「聽起來令人氣餒吧」。我常告訴自己,只要在工作上預定了逗留期限,期間就不要多想轉工的事了。看來還是定期檢視情況、再作打算,才比較實際呢。
今次事件的另一個體會是「相信自己的感覺」;說的不是吃鹽覺得鹹、或是見到仇家會生氣的感覺。那些感覺都過於直接、有欠客觀,不應依靠;反而是一些說不出口的「不協調感」,才真正值得注意。
就如在初上班兩個月左右,開始出現以下的感覺:
- 為何同事跟自己打招呼的態度,像是暫時敷衍一個不會久留的人?
- 雖然某人本身囂張,但對我話中帶刺的程度好像不能單以「囂張」解釋?
- 主管常說讓我慢慢練習起步,但幾個月都沒有真正的project要我去跟,說是培訓新人也太清閒了吧?
就是這些感覺,讓我經常預計自己要隨時「執包袱」;現在想來,根本不算是無中生有的疑心呢。聽過主管幾日前的那番話,上面那些問題就像是「點被線連起了」一樣,不明之處也解得通了。
人們常把半信半疑的預感,解釋為「第六感」或神秘能力;想來其實是洞察身邊隱憂的「原始觸覺」吧。不是我們反覆揣測的疑問,而是偶爾在腦海中閃過的一個念頭,那才是我們的邏輯在運作之時--身邊發生了什麼不協調的事,即使多微細,其實我們意識中都察覺到的。
多些注意那些不協調感,相信自己的觸覺;除了對生活有助益,也是對自我的肯定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