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Guardians of the Galaxy 銀河守護隊》第三集,不是說不好看,只是電影太聚焦於悲情,反而失去了這系列原有的味道。
* 以下劇透 Spoilers Alert *
走味的《GOTG》風格:苦情 催淚 婆媽
今集開宗明義,要道出Rocket的悲慘身世,本來都沒什麼問題的——在GOTG中,誰沒有悲慘過去呢?但這系列就是從不販賣慘情,極其量都只會笑中有淚。
今次卻安排Rocket長時間昏迷,將他和隊員的戲份硬生生分割——在Rocket的回憶意識中,滿滿的動物受虐催淚情節;現實世界那邊,就是GOTG隊員圍在Rocket身旁一片愁雲慘霧。
個人覺得啦,即使Rocket被觸發了生命倒數裝置,其實也不用這樣昏迷在生死邊緣的。讓他繼續活躍前線,在尋找救命方法時回想起舊日的瘡疤,或者再自嘲一下今昔之別,整個故事節奏還可能比較流暢。
現在這樣,無非是令整個氣氛更苦情吧。
電影還好像怕未夠催淚,除了露骨的虐待動物鏡頭,還要另外加入很多婆媽位(如讓硬朗的Nebula說出「他竟然比我慘!」這類師奶劇常見的鬥慘對白...)。
當然,如果以近年Disney式Marvel電影的套路來看,苦情催淚和婆媽或者沒什麼大不了。但,可能這正正就是問題所在吧?

走味的GOTG隊員:角色平面化
劇情以外,本應各有特色的GOTG隊員,抱歉說這次也同樣失色。
首先是Drax和Mantis,本來是冷面笑匠和天然呆的組合,二人共通點是性格較單純和直率。但上次《假日特別版》卻過份放大這些特質,令二人淪為「白痴孖寶」,行為和對白倒退得像兩個低能兒童;今次電影繼續這個方向,角色變得極之笨拙和平面,有點可惜(冷面笑匠其實可以有很大發揮)。
而Gamora不知怎的要繼續留在戲裡(演員合約?),但只有外表而沒有了「靈魂」——說是多重宇宙版也好,沒有了舊版記憶也好,要讓角色「由頭開始」也沒問題的。但這個Gamora,勉為其難要加入GOTG一起行動,而最終都拒絕加入;角色由始至終都沒「前進」過,那硬塞她進來有什麼作用?要在GOTG隊中有個外冷內熱又夠狠的打手角色,其實Nebula已經完全符合了。
至於曾賣萌了好一陣子的Groot,這次真的像「做話劇扮樹」那樣,存在感極低。Rocket和Groot,雖說是最佳拍檔,但其實也不至於缺一不可;只是今次電影出來的效果就是如此。(而片尾讓觀眾也聽懂他說話的手法,老實說極之cliched... 「你也成為主角一份子了」的感動,可能我十多歲時還會很buy吧...)
而Star-Lord,今集和Rocket有點相似,都是蒙上了一層黑氣、愁眉苦臉。不過是劇情需要,也只能這樣去演吧?但個人覺得是有點太沉溺了,Star-Lord始終應該要有laugh it off的一面,而不會一味消沉下去的。
唯一表現較出色的,就肯定是Nebula了。她既保持到一貫的惡婆形象,偶然又能搞笑,同時填補了「舊Gamora」的角色功能;即使後來情感太露,也算來得自然。如果要說違和感,應該是她的角色成長太多了(望向Drax的倒退,和Groot的低存在感...)。

題外話:在《GOTG》遊戲尋回原有味道
而說起《GOTG》「原有的味道」,除了電影第一二集,值得推介的還有2021年推出的遊戲《Marvel's Guardians of the Galaxy》。
雖然玩家只能操控Star-Lord,但與隊員的互動、並肩作戰等,都充滿代入感。一路上指揮隊員行動和出招,看著他們互寸互整對方,對白相當抵死而且很配合到每個角色的鮮明個性。
比起第三集電影結尾聽懂Groot說話,遊戲體驗上我更覺得自己成為了GOTG一員呢(當然,打機本來就是最有代入感的媒介)。

--
想來,Marvel電影近年的確變得非常patternized,看得觀眾都麻木了。《GOTG》這時候落重味精、大賣煽情,再大幅加入可愛動物被虐的鏡頭,應該真的會較符合商業利益和網絡口碑吧?
反正導演做完這部都轉公司了,與其要做一部忠於過往風格的fans向完結篇,倒不如迎合主流、交出一張亮麗成績表,才是win win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