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是11月的第2個星期日,也就是男拔萃一年一度Garden Fete(賣物會)的日子。2年沒去過,縱然今年朋友們都沒空,我仍堅持獨自回母校一看。
踏著後門的長樓梯
再次由後門上學校,一步一步踏著那長樓梯的感覺很特別。
記得第一次上拔萃,是小六時去考入學試。因後門位置不顯眼,當時乘的士兜了幾個圈還是返回起點;最後找到時已到了開考時間,我卻仍在那長樓梯上喘著氣地爬行,家人在後面甚至連影也看不見了。
整條樓梯約有四五層樓的長度,上了後還要步行5-10分鐘才能到達其他課室,快要遲到時才來到後門的感覺最是緊張(中一暴雨那次可算是經典)。
最初由一步一喘氣,直至中四開始上得健步如飛。昨天重遊舊地,竟然上氣不接下氣,真可謂歲月留痕。
校園變遷
由於在母校相識甚少,又沒有舊同學同行,加上個人覺得賣物會的攤位一向都不是那麼吸引;今次一行的醉翁之意,只為感受一下熱鬧氣氛,並看看這個曾經度過了7個寒暑的老地方。
的確,擁有百多年歷史的學校真的算得上「老」,校舍每個地方也帶有歷史味道。其實在我高中的幾年間,學校已在張校長的虛榮心下(主觀感覺)開始翻新和改建,但變化最大的都應該是我離校一年多的這段時間了。
最明顯的是在無敵大草地後,新建了小學部的校舍;張校長的一條龍合併夢,大概已圓了一大半。校舍其他變化都是各處的小型改動,但學校傳統這幾年間其實也在慢慢改變。
傳統也在改變
其中令我最不習慣的是把中六七的班號由A, S, M(Arts, Science, Maths,就是「文理數」) ,改為普通的ABCD。剛巧我成了最後一屆讀S班的同學,在此絕對可以光榮地自稱「Last Ass」。lol
另一不習慣的,是每朝的禮堂早會(Assembly)不再compulsory,大概因為學生人數漸漸超出禮堂容納了吧。多年來,每天上課前感受早會的嚴肅氣氛,是例行程序;哪怕過程是睡眼惺忪,我還是不想傳統被慢慢遺忘啊。
任性的歲月
最後不習慣的,當然就是校門多了看更駐守,學生在上課時段不能隨便進出,對愛走堂的拔萃仔來說真是極之不便!哈哈。
沒錯。作為拔萃仔,走堂可說是家常便飯。當一般學生在中六中七仍是循規蹈矩時,我們一天的上課時間可以少於一小時,這並非誇張的數字。(相比下,我上了大學就只走過通識堂,算是「從良」了。)
--
到Garden Fete,未有碰見相熟的老師同學,唯一勾起的是往日回憶。說來,能成為名校生啊,其實不代表自己出色過人,這是事實。
但無論自己曾在哪裡,扮演過什麼角色,都肯定能得到一些特別的體驗。只要用心感受,將來回望時總會讓你找到某些只屬於自己的感覺。
校園如此,生活如此,你我共勉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