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考放榜,對我來說已是上年的事,仍記得當時寫過一篇放榜文章。現在想來,那時太緊張、行文雜亂,沒有清楚記錄到心情。趁我還記得,在此再寫一篇。
會考後的自由假期
仍記得五月底考完會考,心頭大石頓時放下,自由得和飛了上天沒分別,開始玩這玩那--
學人做暑期工,雖然工作輕鬆又好賺,但自己總是「嘆慣」了,做了兩個星期就算。
買了本日文書,希望學點日文。起初的確是很有恆心,不過只學了一個月。對日文稍有些微認識,但就不時被人認為懂日文(幸好要我翻譯時都只是一些簡單詞語)。
當然亦有打機和上網,還學人做網頁。
開心地過了六月和七月,期間還不斷提醒自己不要擔心放榜,應盡情享受假期。但八月一到,心情就按捺不住,仍然記得當時的形容:「理性敵唔過情感,緊張唔係話忍就可以忍。」
放榜前夕的忐忑
的確,自知成績不會怎樣好,回巢的機會渺茫。所以在踏入放榜前的一個星期,每天都忐忑得難以形容--
白天,走在街上,腦海會忽然一片空白,想著放榜後該何去何從。從未試過面對熟悉的街景,卻像看不到前路的迷茫。
晚上,到了凌晨兩三點仍不能入睡。獨自望出窗外,徬徨得真有一種「就這樣從窗外飛出去,就什麼都不用煩了」的感覺... 不過得強調,那只是感覺,不是念頭。自知沒用和軟弱,但還是不會選擇這樣去解決問題。而且連成績都未看,死也死得不甘心啦。哈哈!(當然,也沒打算看完成績就去死的。)
能令我放鬆的,不是家人的鼓勵(因媽總是說我定能回巢,反而是一種壓力),而是Bon Jovi的《Someday I'll be Saturday Night》。那句歌詞:「Yes I'm down, but I know I'll get by」,讓我感覺最為深刻。的確,我是很失落,但亦知道自己會撐得住、熬過去。無論前路如何,都要昂然面對。
到了放榜前夕的晚上,感覺特別。家人在廳中看著電視哈哈大笑,我卻留在房中呆著。「過了明天,生活就會完全不同了。」那刻心情就像準備移民一樣,即將要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了。不過一天未揭盅,心中還是抱著些微些微的希望。
惶恐的放榜日
第二天早上,8月8日8點正,我獨自一人回到學校。平日的我很依賴,當日卻刻意不要家人陪伴;或者可說,希望獨自面對結果,即使擔心也不能牽連家人。然後成績表發下,與心中預算差了一截。如果早一年會考,大概選文科也不能留下了。怎料同學們的整體成績不佳,我還有一線機會。
在禮堂等待中六學額,分數由高至低地叫,全程等了2小時以上,相信當時我一定面目發青了。雖說要獨自面對,這2小時卻由同學的父母伴在我身邊,不停安慰和與我商量。很感激他們,在我17歲仔以來最徨恐的那段時間,充當了父母的角色。
得坦承,在理科中我是排在最後的10人,如果不是有些同學主動「離巢」另作發展,我現在就很有可能成了其他學校的學生了。自問對文科太抗拒,大概也不會勉強留在原校。很幸運地成功回巢,心情很是安慰,可說是大團圓結局吧。
--
那天之後,印象就開始有點模糊了,總之就有如渡過災難一樣。不過,也有不少同學不能留下。上年對他們的祝福,不是例牌話。如今?大家也應該過著自己的生活,走著自己的路了...
事隔一年,心境有點改變,我再沒有留戀什麼往日的歲月了。看到今年的考生,想到上年的自己,就知道時間是過得多麼快。
在此,希望各位考生能昂然面對自己的將來,希望你們在這幾天內能做出適當的抉擇,也希望你們的希望能夠實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