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看《The Mist 霧地異煞》時,以為是部單純的怪物片。沒想到,原來這也是個探討人性的故事。
一個平凡小鎮,一天忽然被神秘大霧濃罩,霧中還有吞噬人的怪物。主角和兒子與一眾居民被困在超市內,萍水相逢的人要共度患難,都是帶出人性弱點和陰暗面的好題材。
* Spoilers Alert 注意劇情透露 *
人與人的互信和立場
故事一開始只有少數人目睹怪物來襲,要說服互不相識的人一起應對,就像是天方夜譚。
的確,人與人之間的互信關係很薄弱。
平日相安無事,我們總會表現得相信和尊重他人;但一旦出現對立,即使「抓爛塊面」也要證明自己是對,他人是錯。電影中的主角,和鄰居先禮後兵,都是這個道理。是很awkward,但正是我們日常可能面對的情況。
恐懼支配人心
然後,大家都相信怪物存在了,但要怎樣應付?面對超乎常理的困境,有些人會理智思考解決辦法,但更多心靈脆弱的人會選擇訴諸神佛,神婆一角因此崛起。
電影藉此描寫出宗教如何支配恐懼的人心,偏激之餘也很有爭論性。神婆滿口胡言,卻令超市裡大部份人都相信怪物的出現是「審判」,人性善惡因此受到考驗--
只是對怪物知情卻無辜的人,被認定是罪魁禍首,被一刀一刀宰割。然後孩童被神婆說成是祭品,差點被丟出去餵怪物。能實行這些瘋狂事,是出於剎那恐慌、失去理智,還是人性根本醜惡?
而最危急時神婆被主角槍殺,其實某程度上也是「為求自保而幹掉他人」;但我們作為觀眾卻感到大快人心,這種感覺大概都落入了被探討的一部份。
助人與否的Karma
最終主角一行人逃出超市,卻仍是悲劇收場。令我印象最深的,是他們放棄時的那句「起碼我們曾經盡力,他們不能說我們沒有嘗試過」--
現實中有很多困難,努力過後我們可能仍會面對挫折;但是否因為曾經嘗試,就表示之後可以放棄呢?
至於最後,主角們曾經拒絕幫助的人反而獲救,是否要表示善惡有報?唉,還是give them a break吧。為了生存而拒絕助人是很awkward,但始終不算作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