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Blog Action Day,活動目的是聚集blogger來討論一些值得關注的話題,各自發展意見。今年的題目是「環保」。
以前說環保,很多人當成科幻故事;現在,我們漸漸察覺到夏天冬天也一樣炎熱,天色經常朦朧,但人們反而愛提倡末日論。對於環保,說理論的用處不大;最重要是明白為何要減少能源耗用,和減少浪費。
環保是減少浪費
我不是苦行僧,不會建議全天候關冷氣,或是買條血淋淋的鮮魚也不要用膠袋;但用不著的資源就別隨便浪費,就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事。
不要以為只要付得起電費、付得起錢,就能天經地義去濫用能源。試想像,如果人人一回家就打開所有電器與照明,所產生的光污染和噪音實在不容忽視,更別說會影響到身邊的人。
環保是為何而做
的確,環保應由個人出發,卻不是只為自己而做。你我都有一天會死,那時就算臭氧層消失了也與我們無關。但其他人呢,還有自然界的動植物呢?人,總不能只顧自己吧?
所以,先把「為何要搞環保」的意念弄清楚,遠比政府洗腦式推行什麼藍黃啡來得更實際。然後,還要來個每月一天徵收膠袋費?只怕會惹得師奶們心裡(甚至出口)咒罵,再等待其他日子才大袋小袋的買。
人們一天沒有關心環境、關心地球的概念,一天看著越來越多「莫名其妙」的環保措施,再一天感受著冬夏難分的氣候,最終只會在這個惡性循環中團團轉。
photo courtesy of Belial
抱歉,說到底我還只是在發牢騷。
人類對科技和能源的依賴,看似是一道無法阻擋的巨浪。就算現在我們「放下屠刀」,也不見得環境會回復原狀。然而,即使地球明天就要走向終結,今天我仍是會愛惜眼前的自然風景,期盼一草一木會仍然在我身旁。
伸延閱讀
- 冬天的消失與「製造」
- 炎炎夏日 暖化隨想
- 光污染下的星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