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親節前夕,想起兩部相關電影。
《I Am Sam 不一樣的爸爸》講述智障父親如何照顧年幼女兒,和爭取其撫養權。女兒雖只得7歲,但也曾經為比自己還笨而大出洋相的父親感到過難堪。
《Big Fish 大魚奇緣》則是一個父子不和的故事。父親為人詼諧,常以誇張言詞對人侃談自己的故事;兒子小時受落,大了卻為父親感到羞恥,認為以謊話娛人實在丟假。
說起來,你也有曾為自己的父親感到過蒙羞嗎?有沒有覺得他不及其他人的父親好?還是偶爾認為他的行為很丟人?
父子的隔閡
我與爸爸關係有點隔閡,在看上述兩部電影時,難免有種複雜的共鳴。其實我不討厭自己的父親,只是覺得他有擺架子、難相處的時候,有橫蠻自我的時候,也有思想落伍的時候。
十多歲時血氣方剛,遇著這樣的父親難免有磨擦。起初我討厭父親,不跟他說半句話;後來漸漸不氣他了,但就習慣了不交談。情形跟《Big Fish》裡的父子有點相似(相異的是我父親本來就不多話)。
事實是,無論父親是偉人還是壞人,作為孩子的我們都總會有挑剔的時候。年幼時可能會嫌父親不夠高大威猛,年青時可能會嫌父親賺錢不夠多,長大後可能會嫌父親沒當過好榜樣。
正如父親也可能會不認同孩子的興趣和能力,覺得一代不如一代。
隔閡以外
說到底,我是要在父親節前寫篇文章數落父親嗎?當然不是。但說要以相反手法來歌頌父愛,也不是我的目的--我無意、亦沒能力去為任何父子問題提出解決方法。
但與其要追根究底,倒不如停下來想想:自己是否愛父親,父親又是否愛自己--這個答案才是最重要的。然後,就是學習多一點體諒。
--
那,我有為父親感到蒙羞的時候嗎?間中是有的,但那也不是我對父親的所有感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