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於也輪到我last day了。這次的工作做了2年8個月,時間不算長,但卻充滿了滄海桑田的感覺。回想初到公司半年時間,已經感到有些不太對勁。
工作好與壞
沒錯,說是老闆脾氣古怪等情況,其實去到哪裡都一樣。所以,最大問題都應該是這裡的learning curve很低吧。
老細要求很嚴格,甚至到了雞蛋挑骨頭的地步,一開始learning curve會升得很快;但是也因為老細太執著於micromanage所有人、所有工作,只容許員工在基礎工夫做得快而完美。
所以大部分同事的learning curve大概在一年內就平穩下來,或者應說是被壓在基礎水平,無法再上升。
縱使如此,在這家只有20人左右的小公司,大家關係卻很融洽。一群年輕人聚在一起,工作裡外也很投緣(但我相信是因為老細執著於micromanage的性格,讓他們會偏於聘請性格溫和、容易相處的人,無意中形成了這個良好氣氛)。
滄海桑田之一 幾個月就人面全非
雖然大家一早心知這家公司不能久留,卻可能因為同事相處開心而延長了逗留時間,但始終無法改變learning curve問題,而在工作了2年左右開始另作打算。
我也工作了2年多,期間有一兩次密集離職期,只幾個月時間就突然人面全非了。
滄海桑田之二 新舊同事都一樣陌生
雖然是20人左右的小公司,階級感覺不明顯;卻在幾次「換血」間讓某些同事自覺「升呢」了,成為高層老臣子了。當中當然出現了擺起架子、無心工作、只懂卸膊的人。
處於新舊之間的我,眼前盡是面孔不熟悉的新人,和性格變得陌生的舊人,一下子就只有孤獨感。
滄海桑田之三 附近一帶的變遷
工作以外,中環一帶也和很多香港旺區一樣,經歷變遷。
我工作的地區已經不在最熱鬧的大街,租金卻沒有停止飆升。剛好在密集離職期,附近常去的餐廳也相繼結業。換上了裝修圍板,特色誠意小店漸漸變成了千篇一律的名店。
生意淡靜後成了勞工
短短一年間,物轉星移,人事全非。那一刻真的有點心死的感覺,尤其是早知道這份工作不值得長留。
然後,公司生意淡靜起來,每天的主要工作內容變成:跑腿、搬運工、無所事事等。漸漸還越來越多是老細、老闆娘和「高層」的私人瑣事,像是當了他們阿四似的,越做越有一種用尊嚴和體力換錢的感覺。
—
曾經想過,不如先辭職再算吧。
不要為了錢而令自己每天都自覺活得毫無意義,迫得自己要麻木感覺來渡日;但經歷過上次漫長待業期,又總有些擔心。找工作方面,卻不算順利。幾個月來,發出了近百份申請,回音只有幾次。
所以啊,實在感激半年來終於有了成功的一次,還要是一家大公司。
當然,轉了幾次工,我再沒有「這次真的可以逃出魔境了!」的感覺。魔境可能處處皆是,我不能期望下一次就會遇見天堂。
最重要的,只能說是在一個工作環境中,要找到什麼可讓自己不斷增值。終有一天,我可以做出選擇,而不是只能充當等待被選擇的角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