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看完Mr. 6的這篇《三個優點》,體會很多。文章大意是,我們與其著眼於改善自己的缺點,倒不如嘗試培養優點;能增強自己3個優點,遠比消除10個缺點來得有用。
但要改進優點,還是要先了解自己有什麼長處。在東方社會,我們都被教導中庸之道--缺點當然要藏起來,但優點也不應囂張地擺在陽光下;久而久之,我們或會遺忘了自己真正的長短。
的確,要舉出自己三個實質的優點,我想了很久。要數缺點很容易,但優點就算想到,我也疑惑那些其實是否好壞參半的特質。無論如何,還是來試試這個了解自我的過程吧!
著重細節
我擅長留意細節,會注意到一般人容易忽略的地方。
不是話頭醒尾或善解人意那種細心,只是有種能「嗅出」不協調的觸覺。如看文章時看出錯別字,或看電視電影時察覺到破綻等。因此我也擅於憑著細微線索,一直延伸尋找目標資訊(當然過於隱藏的情報還是找不到的)。
另外對於自己有興趣的方面,如照片和音樂庫等,我也喜歡把資料整理和統一化,再完善細節。
正面
我不是天生嘻嘻哈哈的人,也會埋怨、消沉(甚至無病呻吟);但還是會經常提醒自己,要抱正面態度,要打起精神做人。
人生苦短,無論經歷到什麼好與壞,都嘗試當成一種體驗吧。即使生活沒因此感到更充實,起碼也期望get the best out of it吧。不是我要裝作豁達或看化,否則反而不用提醒自己。
間中浸淫在愁善感中,不全然是壞事,只要不自己化為悲劇主角、怨天尤人,就很足夠了。
執著對錯
遇著一些非黑即白的cold hard fact時,我會很執著對錯。尤其對自己感興趣的範疇,在了解過程中更不能容許自己一知半解,或是抱著「看起來差別不大吧」的想法得過且過。
就像學英文,不單要學得精準,還要用得正確。你已知道結尾為-ted或-ded的過去式動詞要注意發音嗎?那就每次讀出來時都要留意,而且不要在讀其他動詞時也一併「突」出來。常常聽到朋友讀used時竟讀成「use突」,心想他說要改善英文其實只是隨口說說。
拘泥小節,可能會花費更多時間;但換來進步,和因為精準而產生自信,也可算是一種樂趣啊。
—
三個優點數到這裡差不多了。本來覺得以上的,都是微不足道的個人特質;但如果發展起來,應該也有一定助益吧?善用天生我才,也不是什麼狂妄的事啊。
你有想過自己的優點嗎?會有一些讓你覺得不足掛齒但卻感到自豪的特質嗎?雖然我一開始表明這話題不是blog tag,但花點時間了解自己的長處,又何嘗不是一個很好的寫作題材? 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