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識多了,才能放開自己的心胸、放低成見,接受世界上的種種不同。見識多了,自信才會慢慢建立起來;即使面對新事物也不會抗拒,不會將自己跟其他人給比下去。
上星期五,我們一眾莊員出席IMechE港大學生部的就職典禮;面對一眾陌生面孔,和極為公式化的寒喧。朋友們事後都大嘆難受,反而我心中沒有強烈的厭惡感。我當然不喜歡公式化應酬,亦不習慣身處陌生環境,不過這種公眾場合其實還算可以。
我知道自己不擅交際,跟陌生人攀談時不免顯得clumsy。其他人不會說出口,我亦表現得一無所知,但在心中會知道自己的長短--大概這就是自信。
認清生活的煩惱
上年作為重讀自修生,我每天獨自活動,那份孤單卻使我不期然注意周圍的一切,從而擴闊了眼界,也肯定到一些自身價值--
人的差異、才能不同、家境貧富、身份高低等形形式式,都會帶來不同的煩惱。但說到底,其實每個人都只是在過生活,煩惱出現就要解決;累積經驗後,就再去迎接新的煩惱。
你自問一天到晚都感到困惑嗎?其實生活就是由疑難堆積而成。問題性質有輕重,但煩惱的感覺卻無分高低。
既然如此,為何不敢去相信自己,為何會覺得其他人比自己優越?他們還不是一樣在面對著自己的問題吧。自己是膚淺是inexperienced沒錯,但起碼也要站得穩,才能繼續承受每一天的煎熬。
--
在你覺得生活像被壓迫感燒盡的時候,其實每個人都只是看著同一個已焦掉的夕陽。